節能減排,調控政策正越來越緊。實現“十二五”單位GDP能耗下降16%的目標,意味著未來3年,能源消費年均增長率控制在4.3%左右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又強調,要控制能源消費總量。
“控制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,這意味著今后著力點從淘汰落后產能,逐步過渡到企業的設備升級。”湖北省電力公司總經理尹正民代表認為,一方面強調能源使用效率,一方面強調消費總量,質與量并重,才能促進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。
全國重要的煤炭產地、山西省臨汾市市長岳普煜代表表示,能源總量控制要求各個省份減少能源消費數量,這相當于給地方念上了“緊箍咒”。不少地方擔憂,因此影響地方經濟發展,所以在目標分配上斤斤計較。
本文來自暖通空調在線網站
種種顧慮之下,“硬指標”有可能被“軟執行”,節能目標如何完成?岳普煜認為,對于眾多資源型、重工業城市來說,要想在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“雙控制”的框架下可持續發展,只能靠科技創新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。早在2010年,臨汾就倡導發展集“產業轉型升級、資源綜合利用、生態保護”于一體的循環經濟。
“節能不只局限于能源使用終端,而要落實到能源生產、輸送、使用的全流程中。”尹正民認為,國際國內經驗都表明,“以電代煤”、“以電代油”,是優化終端能源消費結構的重要方向。
尹正民說,電力消費的增加,需要把更多一次能源轉化為電力,應當加快煤炭產區坑口煤電基地建設,加快特高壓跨區輸電建設、實現輸煤輸電并舉。
本文來自暖通空調在線網站
優化能源消費結構,發展清潔能源,探索長效機制
岳普煜說,過去臨汾一直定位于能源重化工基地,經濟結構以煤焦鐵為主導,進入新世紀的前幾年,經濟總量持續4年位居全省第二,但空氣質量卻連續3年位居全國倒數第一。
發展的挫折不只在臨汾出現。尹正民介紹,目前我國電力供應主體還是燃煤發電,直接導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。在我國長江下游沿岸,平均每30公里就建有一座發電廠,東部地區單位國土面積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西部地區的5.2倍,104個重酸雨城市全部在東中部地區。近期,東中部地區出現大范圍霧霾天氣,就與這些地區煤電裝機規模大、分布集中密切相關。
“落后的發展方式一旦形成,有著很大的慣性,調整需要一個較長過程。但不節能降耗,資源環境將支撐不了。”岳普煜說。
“重工業并非只有污染一條路可走,轉方式、調結構是節能減排的根本途徑。”岳普煜說,不能抓一陣兒,松一陣兒。要探索促進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,加大中央財政專項投入,落實國家節能減排的稅收優惠政策。
“減排也應當貫穿于能源生產、利用的全過程。”在電力領域工作多年的尹正民認為,無論從當前還是長遠看,優化能源消費結構,充分發展和有效利用清潔能源,是減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徑。
尹正民建議,要大力發展“綠色火電”,建設清潔高效燃煤機組和節能環保電廠,繼續淘汰能耗高、污染重的小火電機組;大力發展特高壓電網,實現清潔能源在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;開展“綠色調度”,多用水電、少用火電,優先用脫硫機組發電。
完善價格形成機制,制定結構化、差別化能源價格政策
今年人大會議上,“關于深化煤層氣管理體制改革的建議”成為山西代表團全團提出的“一號建議”。事實上,由于“礦權”、“氣權”長期分離,大量優質氣體燃料在礦區被“點天燈”燒掉,不僅是能源浪費,也造成環境污染。礦權、氣權之爭,已成為困擾中國煤層氣產業發展的頑疾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(暖通空調在線)
“中國的節能減排壓力,是由國際能源競爭格局、中國生產力水平以及所處發展階段決定的,也與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合理、能源開發利用方式粗放、相關體制機制改革滯后密切相關。”尹正民說。
今年開始,隨著國家指導價格的取消,電煤價格“雙軌制”正式退出歷史舞臺。“但由于能源和民生密切相關,涉及利益群體復雜,改革難度不小,不能急于求成。”岳普煜認為。
“推進節能減排,應尊重市場規律,多用經濟手段,讓減排成為地方和企業的自愿選擇。”岳普煜說,價格機制是最重要的經濟杠桿,要堅持市場經濟改革方向,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,完善價格形成機制,構建現代能源市場體系。
我國能源發展“十二五”規劃已經提出,要在電力交易運行機制、煤炭流通體制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。
尹正民認為,要積極推進能源價格改革,逐步形成發電和售電價格由市場決定、輸電和配電價格由政府制定的電力價格形成機制。針對現階段影響能源發展的突出矛盾,他建議,在成熟市場尚未建立起來之前,要改進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定價機制,完善電力、天然氣等終端銷售價格結構,制定結構化、差別化能源價格政策。
|